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学会新闻

 

关注

 

关注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谭红梅②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8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谭红梅②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开展了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为积极响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学会科技工作者中遴选出两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将陆续推出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优秀事迹系列报道。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依然是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谭红梅教授,一起来看看这次分享的故事吧!

 

 

 

 

      2020年9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谭红梅教授作为“教育部第八批赴滇西挂职干部”,来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滇西大),担任傣医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谭红梅义无反顾投身滇西,筑梦边疆医学教育事业,用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

 

 

 

 

      滇西大是教育部首批支持零起点建设的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五大精准帮扶项目之一,是滇西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肩负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教育使命。滇西大傣医药学院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世居着13种民族。

 

      作为一所零起点建设的大学,谭红梅深刻认识到傣医药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对口帮扶“输血”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学院师资建设,提升“造血”能力。她多次邀请中山医学院专家赴滇,从医学教育管理、魅力课堂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培训、教学示范和实验实训室建设交流;同时,她还组织傣医药学院干部和骨干教师赴中山大学参加教学管理、学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题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将中山大学的优良教学和管理经验引入傣医药学院,推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她说: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傣医药学院病理学及组织胚胎学切片标本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谭红梅组织中山医学院专家,选取《病理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中需要的实物切片1550张、数字切片120多GB,以及配套的实验指南,捐赠给傣医药学院,使傣医药学院病理学实验教学条件达到了中山大学水平。

 

 

 

 

      优质的实习资源及师资力量有利于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山大学的支持下,谭红梅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及各附属医院联系沟通,落实傣医药学院学生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实习事宜,为他们创造一流的实习机会,同时毕业生回去就业后对滇西边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也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曾在中山六院康复科实习的布朗族岩同学,以第一名的成绩入职西双版纳州唯一的三甲医院——州人民医院。他说:谢谢谭老师!我知道后面的康复道路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一直谨记中山六院的院训“谨修而身,慎守其真”,我会继续提高自己。

 

      此外,她精心组织带领傣医药学院学生31人,到中山大学学习交流。没有驻足车水马龙的繁华,没有打卡名胜古迹的景点,他们在中山医学院旁听理论课,参与动物实验,与中山医学院学生交流分享学习和课外生活。王同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大学子的风采,十分感谢这次交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更学会感恩,心系家国。

 

 

 

 

      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见习后,同学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更领略了“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山医精神。徐同学说:这次学习交流,震撼了我的心灵,我必将把“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作为我的最高信仰。

 

 

 

 

      在参观珠海校区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学科集群后,同学们明白了高校应承担使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同学说:我们学校是为滇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而建,我们这些贫困学生因此得到了改变命运的学习机会,身为滇西大学子,我愿为家乡建设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校史馆后,李同学有感而发:滇西大承载着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使命,虽然我们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但我们有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全体师生齐心努力、奋发图强,学校就一定能快速发展,促进西部经济腾飞。

 

      2021年6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迎来首届毕业生。谭红梅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有幸见证滇西大傣医药学院首届学生顺利毕业,我为自己能参与傣医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而自豪,为祖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而骄傲!希望同学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胸怀理想,奋勇拼搏,立足滇西,谋划发展,放眼世界,建设祖国。

 

 

 

 

      从珠江之滨到西南边陲,谭红梅以热爱践初心,用爱心洒满“支教路”;以担当赴使命,用汗水浇开“希望花”。她说:教育是播撒希望的种子,感谢援滇,让我有了意义非凡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