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术会议
投稿系统

科普专题

 

关注

 

关注

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

发布时间:2015年2月18日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解评:自古以来,狗肉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在寒冷的冬季,正是吃狗肉的黄金时节,有“寒冬至,狗肉肥”说法,是冬令进补的佳品,老话说:“今冬狗肉补,明春打老虎”。狗肉被称为“香肉”。老话说“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闻到狗肉香,佛爷也跳墙”、“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形容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

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温肾助阳、补脾胃、填精髓、益血脉、壮腰膝的功效。狗肉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极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脂肪含量低,且柔软滑润,熔点为23~27℃,容易被人吸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和多种氨基酸、嘌呤类、肌肽、肌酸以及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对提高人体的内分泌、消化、神经、生殖等系统功能有明显作用,可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细胞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冬季食用狗肉后,能代谢产生大量的热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增强抗寒能力,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因此,有许多老话来形容狗肉的温补作用:“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狗肉顶人参,抗疾暖胃提精神”。

狗肉具有羊肉的嫩、兔肉的香,更有鸡肉的鲜美,狗肉的食用方法很多。有红烧、清炖、煮、煨、焖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也可以用烟熏、腌腊的方法把狗肉制成半成品。既可单独烹饪食用,又可配伍一些中药烹成各种药膳。如山药炖狗肉、黑豆烧狗肉可作为身体衰弱、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头目昏花等症的食疗菜肴。狗肉粥有祛寒壮阳,温肾补脾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或老人阳气不足,怕冷畏寒,手脚冰冷,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夜多小便,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性欲减退等症。

国内著名的狗肉菜肴有:江苏的沛县狗肉、贵州布依族的传统菜“花江狗肉”、牡丹江朝鲜族的“狗肉炖豆腐”、桂林名菜之一“灵川狗肉”,广东湛江的白切狗肉、广东的狗肉煲、吉林延吉的狗肉火锅等。这里要特别推荐的是杭州虎跑菜馆精制的养生名菜“神僧狗肉”。神僧即济公,这位杭州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啊走,乐呀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的济公和尚,剃度出家的地方在灵隐寺,虎跑竟是他最后的归宿之地。虎跑菜馆里供有他生前所创的“神僧狗肉”。济公爱吃狗肉众人皆知,因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济公爱吃狗肉,也擅长烧狗肉,其窍门全在“烤”字上。他烤的狗肉鲜嫩无比,香气四溢。现在杭州的烹饪大师吸取了济公烤狗肉的精华,再经加工加料,先将全精狗腿肉切成片,穿成串,抹上甜、酸、咸、辣、鲜等多种佐料,然后放入烘炉内烤,这样出炉的“神僧狗肉”,色泽酱红、肉嫩香浓是冬令时节强身壮体的一道滋补名菜了。

除狗肉外,狗胃中有圆形的灰白色结石,药名“狗宝”能开郁降逆,是治疗噎膈反胃、腹胀、痈疽疮疡的名贵中药。取狗骨浸酒,可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四肢麻木、久痢、疮瘘、冻疮等症。狗胆能清肝明目,止痛消肿,可治风热眼病,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聍耳,疮疡等。狗蹄可以下乳汁。狗肾可治疽痛、疮疡。狗鞭能壮阳,治肾虚腰痛,女子带下崩漏等症。以狗脑外敷可治鼻中息肉、下部毒疮、狂犬咬伤。狗肝切碎煮粥和五味子同食,可治下痢腹痛。煮熟冷食亦有益于肝脾。狗油和入面脂,可疗面上瘀斑、手足皴皱。狗皮做被褥有祛除风湿散寒之功效。

温馨提示:狗肉性热,不宜夏季食用,而且一次不宜多吃。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以防寄生虫感染,忌食疯狗肉,因疯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操作时只要人体皮肤有破损,就可能染上病毒。凡患感冒、发热、咳嗽、腹泻和阴虚火旺、阳虚内热、脾胃温热、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病人、大病初愈者均应慎食或禁食。因狗肉含嘌呤类物质,痛风患者忌食,孕妇也忌食。

吃狗肉后易口干,喝米汤可纠正这一副作用。水稀释浸泡狗肉1~2小时,清水冲洗,再行烹调,可降低狗肉的腥味。

 

摘自2012年12月出版的《四季养生谚语》第133页